过度满足,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。
好的教育并不是一味给予,一味庇护,适当的“饥饿”会铸造更强大的孩子。
1925年美国科学家克莱尔·麦凯,做过一项实验。
他将一群刚断奶的幼鼠,分为两组:
一组提供充足的食物,过着“衣食无忧”的日子;另一组提供60%的食物,每天要忍受一定的饥饿感。
科学家原以为食物充足的那一组幼鼠应该充满活力,生命更长;而另一组幼鼠应该会营养不良。
可实验的结果却出乎意料:
第1组老鼠行动迟缓,没有活满1000天;
第2组老鼠皮毛顺滑,活过了2000天。
后来,科学家又用鱼、兔子、猴子等动物进行了类似的实验,结果都如出一辙。
这就是著名的“饿鼠效应”:节制的生命往往更能走得长远。
这样的道理用在教育上也很适用。
现在的父母总是在抱怨:
孩子长大了不知道心疼父母,依赖性严重,自主能力很差,什么事都要父母为他兜底,稍微说两句内心又脆弱不堪……
实际上,这样的孩子是被父母“喂得太饱”。
过度满足,其实会更快摧毁一个孩子。
多少父母
正在让孩子陷入“饱鼠效应”
被过度满足的老鼠,也加快了它衰老的速度。
实际上养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:孩子被“喂得太饱”,也加快了他被摧毁的时间。
父母的哪些行为其实是在摧毁孩子呢?
1. 过度的物质给予
我们这一代的父母都是从“物质匮乏”的年代过来的,所以更心疼我们的孩子。
因此,有些父母会不断地去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:
自己可以穿廉价衣服,却可以让孩子穿名牌、读贵族学校,别人家孩子有的就一定要满足自己的孩子;
孩子想要一样东西,只要买得起,立马就能满足孩子;
有的父母甚至对孩子说:只要你学习好,其他的什么事我都可以满足你。
可是,父母的过度给予只会养出“满大街的白眼狼:
父亲买不起名牌手机,孩子逼他下跪;
孩子拿着父母的手机随意打赏女主播;
三四十岁的成年人,整天在家啃老,要父母养着……
一味地纵容孩子的欲望,实际上是在培养一匹“狼”,让他们最终只知道啃食父母。
在心理学上还有一个「棘轮效应」。
指的是: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,即易于向上调整,而难于向下调整。
总是被满足的孩子,内心的物质欲望会无限膨胀,父母满足的越多,孩子想要的也越多。
到最后,孩子消费起来也就没有节制,还可能因为莫须有的欲望而误入歧途。
2. 过度保护
网上看到一个故事。
一位妈妈由于早年生活经历比较坎坷,所以特别疼爱自己的女儿。
她把女儿保护得特别好,从不让她吃一点苦。
从小,她什么事都不让女儿做,除了学习,其他的事都能帮女儿搞定。
女儿想洗自己的脏衣服,妈妈会一把抢过来说:“水这么凉,一会冻着了。”
她将女儿保护得密不透风,到了初中、高中,女儿变得特别依赖,生活里处处都离不开妈妈。
外卖要妈妈帮她点;每天都要将饭端上桌,女儿才会吃;
在外面出现一点磕磕绊绊,第一时间就找到妈妈哭诉……
生活上变得特别娇气,受一点委屈都叫苦喊累的。
生活中,有很多父母以这样的方式“爱孩子”。
他们觉得自己保护了孩子,避免了让孩子受伤,害怕孩子受苦,就什么都不让孩子去做。
其实这种过度保护,正在一点一点剪掉孩子的翅膀,让他无法独立飞翔。
作家高世祥说过:
“父母的过度保护,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退缩行为,退缩是自卑不坚强的表现。”
有些孩子不是死于懒惰,而是死于成人的过度庇护。
过度的保护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,最终活成温室里的花朵,除了外表的靓丽,一无是处。
被父母“喂太饱”的孩子
其实内心痛苦不堪
有这样两个故事。
第一个故事是:
女孩从小家庭优越,父母特别疼爱她。在物质上都是有求必应。
小时候,她看见别人骑自行车上下学,即使她家离学校只有十分钟的路程,也要求父母给她买自车子。
再大一点,她看别人有手机,漂亮的裙子,她也会要求父母给她买。
上了大学,又经常外出旅游,父母也从来没有拒绝过。
后来,她出来工作了,变得特别物质。
看见好看的衣服就停不下来,和朋友出门都是大手大脚的。
有时候甚至连一个月的薪水都不够她买一个包包。
她意识到自己应该多控制一下消费,可是却经常被物质陷阱迷惑,一看上喜欢的就停不下来。
所以,直到快三十岁,她一直都过着负债的生活。
第二个故事:
知乎上一个女孩贬低自己,说自己活得很痛苦。
从小到大,她都被父母保护得很好。
父母规定他:天黑之前必须回家,和朋友出去玩必须要爸爸妈妈陪在身边。
直到大学毕业,她都没洗过衣服,也没进过厨房,生活里只有学习这一件事。
别人都在兼职赚钱,积累经验,她只能窝在家里看书。
可是,上了大学后,她过得很痛苦。
军训时,因为不会折豆腐块的被子而急到掉泪;
在宿舍,因为卫生打扫不干净而被室友嘲笑、排斥……
人际交往也有障碍,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朋友,不开心了也没有人倾诉,日子过得特别压抑。
很多父母溺爱孩子,他想要什么,父母都会尽力满足,不仅是物质上的需求,甚至连心理上的不安和挫折感也被父母过滤掉。
这样的爱,让孩子的童年过得快乐,但是孩子长大后却会过得非常痛苦:
没有独立能力,会让他在集体生活中落后于人,然后招人耻笑;
没有抗挫能力,让他在压力面前只能逃避,变得胆小懦弱,却又无能改变;
欲望膨胀,想要改变,却被骨子里的虚弱心裹挟,然后被人看不起。
戴尔·卡耐基说过:
“为了将来能更从容地生活,孩子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己清除障碍、解决问题,而这一切,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进行。”
被父母“喂太饱”,享受的是孩子,最终承受痛苦的也是孩子。
“适度饥饿”
才会让孩子更有出息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: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是对自己的目标保持一种“饥饿感”,因为它可以促使一个人进步。
在教育上,父母也该时刻让孩子保持“适度的饥饿”,让孩子“舍”去一些东西,他才会努力去得到。
富豪李嘉诚,在教育孩子上是一个很有智慧的父亲。
从小,他就教育两个儿子吃苦耐劳。
他很少给孩子零花钱,还经常要求他们去勤工俭学。
他的两个儿子很小的时候,就开始做杂工、侍应生,球童,以此来自己挣零花钱。就连上学都要求孩子们去坐公交车。
甚至后来两个孩子出国留学,都要自己学会做饭,自力更生。
在这样坚毅地培养下,两个儿子没有靠他的帮助依然做出了一番事业。
好的教育并不是一味满足,一味庇护,适当的“饥饿”会铸造更强大的孩子。
所以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我们要给他营造一个略显“饥饿”的环境呢,让他自己主动去努力、去获取、去进步。
1. 物质上“饿一点”
爱需要双向流动,付出也需要。
我们要杜绝孩子将来“啃老”,就一定不要什么都满足,让孩子学会去“取”而不是伸手要。
因此:我们要帮孩子分清需要和想要。
需要的东西:学习用具、换季的衣服、生活的吃食这些必需品,父母可以无条件地给予。
想要的东西:一双想要已久的名牌鞋子、一部想看的电影、一个昂贵的玩具,这些可有可无的需求,父母要学会“饿一饿”孩子。
这时候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:这些需求我不能答应你,但你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获取。
他可以利用做家务、助人、帮父母分担一些困难而获取同等的回报,以此来换取自己想要的需求。
物质的“饥饿感”会让孩子因为想要一个东西而去努力,得到了之后也会更加珍惜。
2. 给孩子的庇护“少一点”
有人说过:
“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,就应该让他们去做,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,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。”
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就是从:父母牵手到父母放手的过程。
小时候:
孩子走路摔倒了,就要让他自己去承受“痛”的过程,然后再自己爬起来。
再大一点,做错了事情,父母要学会“旁观”,给他方法,让他自己去解决。
比如:
孩子闯祸了,我们学会让他自己去承担责任,让他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,实在是没办法时,父母再插手。
父母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,“任其生长”也许他会走得更远。
3. 让孩子的成长“苦”一点
有一个孩子一直是被家人宠爱的孩子,他很少参与家务。
一次,学校组织了一次家庭劳动体验活动,要求每个学生在家做一周的家务。
小华开始时非常抵触,但在父母的引导下,他逐渐学会了做饭、洗衣和打扫卫生。
这个过程虽然辛苦,但小华从中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,也更加理解了父母的辛劳。
李玫瑾教授曾提到过,“家务劳动能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,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。”
父母要舍得让孩子去吃一点苦,苦中作乐,孩子的生命更有意义。
因此,要定期带孩子去体验生活。
比如:
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天;去乡村让孩子学着种菜、喂鸡、插秧。让孩子学会做饭、洗衣服。
父母要“狠心”让孩子去吃点苦,孩子离开父母后可以慢慢长出独立照顾自己的基本生活的能力。
古人云:人生有度,过则为灾。
放纵带来的乐趣,只能维持一时,而长久的满足,靠的是一定合理的“自我节制”。
我们教育孩子懂得“克制”,不要把孩子宠成了只会“啃老”的米虫,让孩子要适度地尝点甜头,也要适当吃点苦头,孩子长大后才有底气。
让孩子保持“微饿”:
物质需要,适当就行,让孩子学会去获取;
生活的苦,一定要让孩子体验,让他在逆风中也能立足。
那些在生活中保持“微饿”的人,才能在节制中,修得人生的圆满。
为什么生儿子的妈妈老得快?
科学证实:男孩就是难养!